风筝原来叫纸鸢呀
纸鸢(zhi yuan)
一般以竹骨糊纸,引线乘风而飞升,做为游戏的玩具。常作成鸢形,故称为「纸鸢」
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,引线乘风为戏,于鸢首以竹为笛,使风入作声如筝鸣,故又称风筝。
我第一次放风筝,还是大一的时候,在学校操场,好大一只风筝,是参加支教,想带给小孩子们玩的~
最近看完了汪曾祺的《山河故人》,然后开始看余秋雨的《文化苦旅》。
他说中国的山水,不仅是自然山水,也是“人文山水”,我深感共鸣。早就有了这样的想法,但是不如“人文山水”这个词来的贴切。
整个世界,哪里没有山水呢??但是异国他乡的山水,总是没有故园的那种味道,总是有种陌生感。
山水是以文化赋予灵魂的。
一代代诗人,词人,散文家,小说家,给山水打下了文化烙印。
第一话,
拜水都江堰,问道青城山。
评论留言:
草长莺飞二月天,拂堤杨柳醉春烟。儿童散学归来早,忙趁东风放纸鸢。清代高鼎所著诗词浅显易懂,是这首诗让我知道了风筝就是纸鸢,当时还觉得好有诗意。